杏彩体育手机客户端登录.重磅!海门发布

杏彩体育手机客户端登录.

 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。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深入学习习总关于“三农”工作重要论述,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,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“农业强国”建设和“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”的目标,以“四区”联创为牵引,着力建设综合产能强、科技装备强、产业主体强、功能效益强、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区,奋力推动海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,为海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,加快打造“一示范四城市”提供坚定支撑。全文包含7个方面44项具体内容,以及附件《海门区2023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》和《海门区2023年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清单》。

 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。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和粮油高产竞赛,提升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,建设一批百亩方、千亩片,实现高标准农田“吨粮化”。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9.29万亩,产量5.05亿斤,全面完成“稳粮、扩油、增豆”任务。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,实施粮食安全和应急储备库项目,建设5万吨级现代仓储项目。

  落实“菜篮子”责任制,树立大食物观,切实保障重要农副产品供给。优化蔬菜产业布局,全面提升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水平,依托绿色蔬菜产业评价机制,推动蔬菜精品化、品牌化发展。2023年巩固省级“菜篮子”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2.1万亩,新增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2个、绿色蔬菜产业基地3个,全区蔬菜播种面积59万亩次、总产量136万吨。提升屠宰行业规范管理水平,持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。稳固生猪基础生产能力,加强生态规模畜禽养殖场建设,全区能繁母猪保有量不少于1万头,规模猪场保有量不少于80个。加大渔业“转方式、调结构”力度,注重水产养殖质量与效益双提升,推进池塘生态化改造,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5.4万亩。

 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,坚决守住耕地红线。加强耕地用途管制,全面实施耕地占补平衡、进出平衡制度。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有效防止基本农田“非粮化”。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,强化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地力评价,积极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,引导集中连片、优质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,确保数量有增加、质量有提升、布局有优化。加大土地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力度,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,强化大棚专项治理。

  紧紧围绕新一轮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核心田块连片化、项目区域规模化、建设内容标准化和建后利用高效化“四化同步”,打造一批集中连片、旱涝保收、节水高效、高产稳产、生态友好、美丽宜耕的高标准农田,建好“十百千”示范工程。县乡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每亩20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建成高标准农田的长效管护,压实乡镇属地管护责任。2023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.3万亩,推进“小田”变“大田”。

  强化中小河流治理,加快推动通启河(海门段)治理工程前期工作,实施县级骨干河道大新河、大洪河、排咸河综合治理。科学编制农田灌溉发展规划,重点实施常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和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---海门港新区木桩小流域东片综合治理,统筹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和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建设,充分发挥工程效益。开展重点闸站建设,完成四甲闸改造、大洪闸除险加固工程,加快推进大新闸改造工程,加强洪旱精准化调度和用水管理,提高农村防汛抗旱能力,实现农田能灌能排、旱涝保收。创建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1个,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。

  加强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,加快先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和转化应用推广。加强肉羊、西甜瓜、蔬菜等8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,挖掘农业增产提质潜力。加快推进区域农技服务中心建设,构建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、区域农业技术服务分中心为平台的“1+N”工作格局,形成覆盖全区农业生产范围、辐射主导农业产业、专业人员配备齐全、技术装备精良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。力争今年5月底前实现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挂牌运行。

  启动实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、种业创新攻关、企业主体培育、种业供给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五大工程。加强农业种质遗传资源保护利用,积极推广优质新品种,培育“育、繁、推”一体化的种业企业。推进海门山羊产业研究院、金实水稻产学研合作、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等在建项目。扩大农科所、普农农业等工厂化种苗繁育规模,加大海门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种圃建设力度、加强海蜜9号甜瓜示范推广及作物新品种选育攻关,力争培育出1个具有市场推广前景的海蜜甜瓜新品种。强化海门山羊种质资源保护,推进科研与生产、品种与市场有机融合。启动京海黄鸡等新品种(配套系)攻关选育。强化种子市场监管,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新品种权、假冒伪劣、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,加强制种用种监督检查与质量监测,加强对非法转基因种子的监管。

  强化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工作,健全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部门联络机制,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任务。切实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、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的监管防控工作。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、化肥减量增效、秸秆综合利用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技术。健全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体系,废旧农膜回收率90%以上,已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率100%。推进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100%。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与防控,加强稻麦田草害综合治理。2023年建设绿色防控示范方10个,农药、化肥使用量较上年下降0.5%、0.6%。进一步调优组织架构,巩固长江禁捕退捕成效。加大有奖举报等宣传力度,充分发动群众,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捕捞行为,切实保护渔业资源。

  全面实施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项目,大力推进“宜机化”生产技术条件在农田建设、农业园区和设施农业中的应用,提升特粮特经生产机械化水平。推广应用种肥同播、侧深施肥、机插秧等绿色低碳装备与技术,推进生态型犁耕深翻示范片建设,全年稻麦犁耕深翻面积8万亩以上。重点培育“全程机械化+综合农事”服务中心和无人农场建设3家,新增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5个,开展报废更新联合收割机10台,引进新型农机智能化装备50台、烘干机清洁热源改造30台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.8%。

  推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,高水平建设农业物联网创新应用基地1个,培育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个、本级物联网应用基地3个以上。完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,做好与“苏农云”平台对接工作,开启与省级平台的数据资源共享。依托农村各类服务站点,构建“互联网+农村综合服务网络”,加快信息服务延伸到村、精准到户。鼓励设施化、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畜禽养殖场积极参与数字牧场建设,提高畜禽养殖智能化、精细化水平,建成数字牧场1个以上。

  聚焦“六强六化”,推进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创建,积极申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。推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,统筹优化全区农业园区布局,大力推进“一镇一产业园、一村一特色园”建设。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推动海门农业板块提档升级,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、耕地产出、农业内源性和外源性发展、农业工程应用创新四大能力。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,确保顺利通过省挂牌认定。依托供沪供港蔬菜基地,强化产学研平台搭建,及时转化长三角地区全产业链高新技术,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种植规模。鼓励各区镇坚持因地制宜、整合优势资源、引进优质项目、实现差别发展,创建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培育优势独特、效益显著、行业领先的区级、镇级农业产业园和村级农业特色园各2个。

  成立区现代农业项目招商工作专班,重点围绕高效现代农业、农产品精深加工、农业科技创新、一二三产融合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领域,瞄准大企业、大项目,大力招引“加新高”农业农村重大项目。举办“鲜活海门”农产品嘉年华等农业专题招商推介活动,全年举办区级招商推介活动不少于3次,各区镇(街道)依托各自资源优势、产业特点、文化特色,开展全方位、多形式的系列招商活动。2023年,新建千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少于24亿元。

  依托乡土资源和产业基础,发展特色产业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。立足“土”,充分开发乡土资源,把“海门山羊”“海门芋艿”等重点产品产业培育成消费者认可、竞争优势强的产业。体现“特”,大力发展特色种养、特色加工、特色食品、特色手工业等,壮大“红木小件”“家纺刺绣”等乡村特色产业。形成“产”,着力建设芋艿、草莓、番茄、葡萄等“小而精、特而美”的“一村一品”“一镇一业”,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效益。充分发挥海门大米、海门瓜果、海门肉鸡、海门蔬菜、海门山羊等五大联盟作用,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,促进全环节提升、全链条增值、全产业融合。2023年,海门大米、海门蔬菜、海门瓜果三大产业联盟服务面积均达到5万亩以上;海门山羊产业联盟总规模达到10万只;海门肉鸡产业联盟总规模达到500万只。

  深化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试点工作,构建“中心+专业化区域分中心+田头基地”冷链物流体系。拓展农产品初加工,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清洗分拣、烘干储藏、杀菌消毒、预冷保鲜、净菜鲜切、分级分割、产品包装等,开展干制、腌制等初加工。推广“原料基地+中央厨房+物流配送”“中央厨房+餐饮门店”等新模式。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,引导农业企业开发营养均衡、养生保健、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和质优价廉、物美实用的非食用加工产品。鼓励开发休闲食品、功能性食品、生物制品,重点支持产品研发、技术创新、设备改造,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。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、全值、梯次利用,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、化害为利。打造产业特色明显、创新驱动突出、服务体系完善的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。

  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,指导农业企业向国家、省、市级龙头企业梯队迈进,打造农业产业发展“新雁阵”。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共同构建分工协作、优势互补、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,实现合作共赢。当年新培育南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、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0家以上。支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,提升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示范化水平,扎实推进规范化建设,切实增强服务带动农户的能力。2023年,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,区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力争达到330家以上。培育区级示范农民合作社10个,各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占比达22%以上。提升新型合作农场经营水平,建立能进能出机。